【明報專訊】日趨嚴重的毒禍令不少青年承受精神不振和尿頻等後遺症,在內地實踐逾10年、副作用較溫和的中醫戒毒方案,有望引入本港。中大中醫學院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等多個機構合作,今月起首推中醫藥戒毒計劃,為30名吸毒青少年免費施藥和針灸,進行3個月治療。信義會指出,經一個多星期治療後,參加者健康明顯改善,希望為戒毒「闖出一條血路」。
治療一周 健康明顯改善
中醫藥戒毒計劃由中大中醫學院、醫管局、博愛醫院中醫臨研究中心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等多個機構合作,由中大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孫外主負責設計療程。計劃自本月開始,信義會將邀請約30名接受戒毒的青年,定期到博愛醫院的中醫部接受共31次療程,包括服用中藥及針灸等。信義會則提供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孫外主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醫文獻認為,吸毒會對心、肝、脾、肺、腎五臟造成嚴重損害,症狀包括精神疲乏、煩躁易怒和小便頻密等。若病人開始戒毒,則會出現急性副作用。他說,從中醫角度,可利用西洋參、麥冬、五味子、黃、鬱金、蓮子心及佩蘭為藥方,「施以益氣養陰為主的方藥,能興奮中樞神經,減少對毒品的依賴」。孫外主坦言﹕「除了西洋參屬貴藥材,其他藥材便宜,而且屬於黃金藥方,容易找到藥材,不苦不難飲。」
副作用較溫和 不苦不難飲
他又稱,除服藥外,醫師亦會配合針灸,刺激特別穴位產生多巴胺(Dopamine),產生恍如吸毒後的興奮感覺一樣,令病者減少對毒品依賴,亦毋須像西醫般使用美沙酮。在百會及印堂位置針灸則可以刺激腦細胞,有助病人修復腦細胞。
孫外主指出,一般脫癮期約2至4星期,餘下2至3個月治療,則針對毒品對病人的損害,施藥調理身體。他強調,西醫甚少處理戒毒人士的後遺症問題,一般只提供維生素補充抵抗力,無助病人恢復健康。基督教信義會天朗中心主任劉宏章表示,30名參與計劃的青年中,首階段有8名約20歲的參加者,已經過逾一星期的中醫療程。他說,參加者重新吸毒的衝動已明顯受控,笑言他們「仲食得睡得」,相信中醫可為本港戒毒界「闖出一條血路」。
孫外主估計,視乎戒毒者的情,一般輕微吸毒者最快可在3個月內治癒。他期望完成先導計劃後,在1至2個月後可應用於其他中醫門診。
明報記者 彭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