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諮詢 拗柴者多髂錯位可致「長短腳」 籲醫生檢查
【明報專訊】浸大中醫藥學院與香港中醫骨傷學會研究發現,大部分踝關節扭傷(俗稱「拗柴」)患者,都患有位處盆骨位置的「髂關節」錯位,會導致俗稱「長短腳」的雙下肢不等長問題。研究指出,「拗柴」若治療不當,可導致下肢關節受力不均,最終可引發關節勞損及腫痛,建議醫生診治踝關節扭傷時,也應檢查患者髂關節有否移位。 研究於2009年6月至去年8月進行,7名骨科醫生共檢查231名確診為踝關節扭傷的病人,觀察他們的髂關節有否出現錯位。統計發現其中211人(91.3%),在盆骨位置出現「髂關節」錯位。易令關節勞損 產生膝痛足踝痛負責研究的浸大中醫藥診所中醫師孫鋒解釋,當踝關節扭傷時,為防摔倒,內部肌肉會收縮,下肢傳遞反作用力到髂關節。髂關節透過移位卸力,令左右腳的關節無法保持水平,引致「長短腳」問題。「長短腳」會令關節容易勞損,產生如髖痛、膝痛、足踝痛等徵狀。他指病人有時求診時稱有這些徵狀,容易引起醫生誤診,只治療患處,惟病根未除。59歲的何先生患有腰痛5年,自言早期對腰痛並不重視,「坐地鐵時發覺腰肌抽筋,稍扭動一下身體便紓緩了,但後來惡化,腳常麻痺,不能持久站立和走路」。經診斷後,證實何先生患有「髂關節」錯位所導致的「長短腳」,相信與他年輕時劇烈運動、右腳經常「拗柴」有關。之後他接受物理及藥物治療,現時腳部麻痺等情漸得改善。孫鋒指出,治療「髂關節錯位」主要依靠物理治療,按個別患者病,或需輔以藥物治療。他建議醫生在診治「拗柴」病人時,宜檢查他們的髂關節有否出現錯位,以作矯正。
發表:24/08/2011
相關文章
fast rigister 3秒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