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當遇到學生吸毒和新型流感爆發等學校健康衛生危機,教師未必懂得處理。香港教育學院健康與體育系,將於9月開辦自資健康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傳授藥物處理、感染控制知識等「秘訣」予教師、護士和註冊社工,讓學校掌握判辨學生曾否吸毒的技巧,加強有關危機處理。
教院為升格為大學鋪路,即將開辦非教育課程,並從理工大學「挖角」,委任教授鍾慧儀為教院健康學講座教授及健康與體育學系系主任。履新逾半年的鍾慧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已滿腹大計,包括加強學校對社區濫藥、感染控制和飲食營養等認識。
健康教育學士課程 學費6萬
該系將於9月開辦自資健康教育學士課位課程,供護士、教師、註冊社工報讀,學費逾6萬元,學額約100個。鍾慧儀接受訪問時說﹕「倘若遇到學生吸毒,教師會感到有點迷失,未必懂得如何處理。」她表示,課程教導學員藥物處理和感染控制等知識,如透過觀察學生徵狀,分辨學生有否吸毒等。
鍾說,該系計劃於4月底,推出為期5周的專業發展課程,為教師提供在職培訓,名額約100人。她舉例稱,課程將介紹各類的藥物、處理方法,「如學校發生事故,教師亦需清楚應有的既定程序、學生的情緒處理等。」
網上平台推廣
此外,鍾計劃設立網上平台推廣健康教育,她說﹕「如現時的Facebook一樣,平台提供多個遊戲,如毒品掃蕩等,預計最快可於2月提供首個遊戲。」她期望,平台長遠發展至提供網上聊天室,提供專業人士解答公眾的問題,估計逾70萬元。她期望,可獲教育局的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供營運之用。
她又計劃成立資料庫,於葵青區、元朗區及大埔區等6所學校,蒐集學生的體能、生活習慣、有否吸毒習慣及快樂指數等資料。她說,綜觀現時所蒐集的資料,約10%學生有行為問題,如有自殺傾向、手或濫藥等;她將最快於2月中完成有關資料庫的分析。她期望,長遠與醫院管理局合作,將資料庫擴展至蒐集學生的病歷,如遺傳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