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諮詢 新科取代EPA 與國民教育科重疊
【明報專訊】教育局建議在2013年推德育及國民教育必修科引起廣泛爭議,但原來初中另一新開設的「生活與社會科」,將率先明年推出,教科書商和教師已準備課本和教案,然而當中不少內容同樣涉及國情介紹,書商和教師均批評當局連續推出兩個內容相似的新科目,批評當局政策混亂,書商亦無所適從。郝鐵川﹕中小學不用批判思考另外,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日前在微博談香港中小學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直指「根本不是洗腦,而是健腦」,形容在中小學不用培養批判思考,但其言論與教育局多次強調國民教育不用洗腦迥異。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表示,將在教育事務委員會上跟進,要求教育局澄清,政府的立場與中聯辦的立場是否有不同,課程目的是否要洗腦等。現時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仍未出台,教育局明年先在初中推行另一新學科「生活與社會科」,取代現有初中非必修的經濟與公共事務科(EPA)。但「生活與社會科」課程專責小組主席、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主任張銳輝發現,該科目與諮詢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均在初中教授國情、基本法、人生態度等,兩者內容相似。教國情基本法人生態度張銳輝指出,生活與社會科2012年9月開課,已完成2年學界諮詢,得到大部分學校支持,現在忽然又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出現,課程相似,他說:「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比以前任何課程都不成熟,如急急推行,擔心已完成課程設計及諮詢的生活與社會科胎死腹中。」為科目編寫教科書的香港教育出版商會副會長石國基亦指出,「教育局要書商為生活與社會科寫書,現時已到送審階段,我們寫的書是非必修科,究竟有多少學校會選用,書商又為教局做的決定付出代價。」教育局回應,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正進行諮詢,在敏感議題上,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多角、不同視點,協助學生進行思辨,作出情理兼備的務實判斷。
發表:12/05/2011
相關文章
fast rigister 3秒登記